流感疫苗,打还是不打?你需要知道的全都在这里!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不仅让人感受到丝丝寒意,也预示着流感高发期的到来,每到这个时候,“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流感疫苗的那些事,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更容易爆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可造成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9万至65万人因此丧生,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在于其症状更重、病程更长、并发症更多,除了常见的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外,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疫苗是什么?
流感疫苗是一种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它通常包含三种或四种最有可能在下一个流感季节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包括两种甲型H1N1和H3N2亚型及一种或两种乙型Victoria系或Yamagata系),这些病毒株由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数据进行预测并定期更新,疫苗通过注射或鼻喷雾的方式接种,使人体产生对特定流感病毒株的免疫反应,这样,当人体遇到真正的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并消灭它们,从而避免感染或减轻病情。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
针对“流感疫苗是否有必要接种”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流感疫苗接种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以下是几个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保护个人健康: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即便不幸患病也能有效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维护公共安全:群体免疫是指当足够多的人接种了某种疫苗后,整个社区就会形成一道无形的防护墙,使得那些无法接种疫苗的人(如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者)也能从中受益。
减少医疗负担:大规模流感疫情会加重医院工作量,导致床位紧张、医护人员短缺等问题,接种疫苗有助于控制疫情扩散,减轻医疗机构压力。
经济利益考量:相较于治疗费用,预防接种所需花费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员工因病缺勤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定期安排员工接种流感疫苗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哪些人需要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尽管所有人都可以从接种流感疫苗中获益,但某些群体由于年龄、健康状况或其他原因而面临更高的流感风险,因此被建议优先接种:
孕妇:怀孕期间女性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同时妊娠晚期易并发重症肺炎,危及母子安全。
婴幼儿及老年人:这两类人群自身抵抗力较弱,一旦染病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医疗卫生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高风险职业,医务人员接种疫苗有助于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由于居住环境相对封闭且老年人居多,这类场所极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接种流感疫苗有无副作用?
任何药物或疫苗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流感疫苗也不例外,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反应都是轻微且短暂的,比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轻微发热、肌肉酸痛等,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但这非常罕见,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疫苗并不会导致受种者患上流感——因为它不含活性病毒成分。
流感疫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而言,及时接种能够显著降低患病几率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决定是否接种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冬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