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访顺义区医院,医者仁心,守护一方平安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医疗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带着对医疗事业的一份崇敬之心,走进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核心医疗机构——顺义区医院,希望通过对它的深入了解,向大家展现一个真实、全面、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机构形象,它不仅是守护着顺义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强堡垒,更是无数医护人员倾注心血、默默奉献的地方,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走近顺义区医院,感受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吧!
【历史沿革】
顺义区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顺义县人民医院,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拥有开放床位1200张,年门诊量达120万人次以上,住院病人近4万人次,手术例数超过1万例,承担着顺义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近年来,顺义区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医疗技术】
顺义区医院现有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多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设有临床科室40余个,医技科室10余个,医院拥有众多先进设备,如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64排螺旋CT、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这些高科技设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医院还引进了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如神经外科开展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心脏内科开展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骨科开展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
【特色科室】
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北京市重点专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科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心导管室和CCU病房,能够完成各种复杂心脏病的诊治工作,近几年来,科室先后开展了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每年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近千例,救治成功率高达98%以上,科室还注重科研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顺义区医院的另一大特色科室,该科拥有一支由多名知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具备处理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近年来,科室成功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肺功能检测等多项先进技术,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人文关怀】
顺义区医院始终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走进医院门诊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明亮开阔的空间,大厅内设置了多个挂号窗口、自助服务区和咨询台,方便患者办理各项手续,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使整个空间充满艺术气息,医院还在各楼层设置了休息区,配备有沙发、饮水机、报刊架等设施,供患者及家属休息等候,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出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顺义区医院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医院实行实名制就诊制度,患者只需凭借身份证即可完成挂号、缴费、取药等流程,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医院还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预约专家号源,避免了现场排队的烦恼,医院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义诊活动,普及医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顺义区医院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物,精诚济世”的院训精神,以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不断推进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深化医改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顺义区医院作为顺义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我们期待顺义区医院能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新时代背景下再创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