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1300(藏羚羊和青藏铁路是如何“相处”的?)
2002年6月底,正在青藏铁路可可西里段施工的几支队伍,突然接到一个紧急通知!工地迅速关停了清水河河道部分施工,并拆除了周边的隔离设施。
是什么紧急通知,让施工队“如临大敌”呢?
原来,这则通知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站发出的,为了告诉施工单位:数千只藏羚羊即将通过附近的建设工地,请做好准备!
在青藏铁路的施工人员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那就是:“藏羚羊是老大,谁都惹不起。”
每年六七月份,藏羚羊集体迁徙。怀孕的雌性藏羚羊从五道梁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等到八月份,又会携带着幼小的藏羚羊返回五道梁。而位于可可西里的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则是藏羚羊迁徙途中的必经之路。
接到保护站的通知后,所有施工人员纷纷表示:“保护野生动物没商量!耽误的工期,我们加倍干再补回来!”
施工人员在通道周围8公里范围内,撤去围栏和彩旗,还关闭了全部施工设备,静候藏羚羊群到来。
当成群结队的藏羚羊从工地穿过时,很多队员都忍不住远远观看。
王淼章 中铁十二局集团原青藏铁路清水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们还想的是人家悠闲得很,吃吃草、喝喝水。没有。它们步履匆匆,肯定是着急想到那边。卓乃湖是水草最丰美的地方,它要赶到那边去生产。
丁守全 中铁二十局集团原青藏铁路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小藏羚羊拉肚子跑不动了,也可能藏羚羊的爸爸妈妈带着它,受到狼之类的野生动物的冲击,掉队了,我们就给它们喂奶,养起来。
绵延数百公里的青藏铁路施工段,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黑颈鹤等众多野生物种分布其中,在人迹罕至的建设工地,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为工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如今,每当列车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乘客们都会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火车要从长达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上驶过,而桥下却并没有水,而是一望无际的旷野。
人们不禁要问:火车为什么不直接走平地呢?
原来,这段路需要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路会横亘在野生动物的迁徙之路上。看到像巨龙一样飞驰而过的火车,动物会受到惊吓,极有可能影响物种的迁徙和繁衍,破坏生态的平衡。
丁守全 中铁二十局集团原青藏铁路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我们得考虑以桥代路,主要就是给藏羚羊让通道,不能改变它的生活规律,给它生存的环境创造条件。
因此,设计者在铁路沿线开辟出了33处、总长58公里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其中最为宽阔的一条通道。1300多个桥孔,可以让藏羚羊的迁徙畅通无阻。
如今,每年成群结队奔跑而过的藏羚羊,已经成为青藏铁路沿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整个青藏铁路的建设当中,处处体现出“环保第一”的原则。
为了保护西藏的“天湖”措那湖,施工人员专门在湖边搭建起了长达20公里的隔离带,成为了一道“环保长城”。
为了维护那曲地区的生态环境,中铁十三局甚至整体搬迁了一片湿地。戳视频,看详情!
2005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全线完成铺轨,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从这一天开始,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宣告结束,中国的铁路也终于延伸到国内所有的省份。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施工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不仅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更将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实现了铁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一条“绿色天路”,为世界人民献上了一条“绿色哈达”。
敬请收看今晚(9月11日)20:00档CCTV-4《国家记忆》《修筑青藏铁路》之《幸福金桥》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想【提前】收看《修筑青藏铁路》系列最后一期节目,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抢鲜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