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的未来周光涛与无人车的智慧之旅** 学科 信息技术/科学 学生所在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程主要
科技
2024年07月04日 18:11 912
泰卫
示范课设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课程——周光涛:让无人车更聪明
课程
1.
引入环节(10分钟)
视频展示
:播放周光涛关于无人车研发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无人车的基本概念和研发背景。
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你认为无人车如何变得更聪明?”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20分钟)
无人车的技术原理
:讲解无人车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
周光涛的研究成果
:介绍周光涛在无人车领域的具体研究成果,如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方面的创新。3.
互动讨论(20分钟)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周光涛,你会如何让无人车更聪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分享交流
: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4.
实践操作(20分钟)
模拟实验
:利用模拟软件或简易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无人车,体验无人车的驾驶过程,感受技术应用。
问题解决
:在操作过程中设置一些技术难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增强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5.
总结提升(10分钟)
知识回顾
:总结无人车的关键技术和周光涛的研究贡献。
未来展望
:讨论无人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情感升华
:强调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鼓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师生互动环节:
提问与回答
:在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反馈评价
:课程结束前,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进行评价和反思,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参考。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无人车的基本原理和研发过程。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和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无人车的相关知识,能在互动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