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斯莱斯4s店(“最牛豪车”劳斯莱斯“网红营销”失败,但年轻化策略仍将继续)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欢迎关注、转发!
近日,一则豪车界扛把子的回应申明,极大地抚平了我内心的焦虑。因为它此前一系列罔顾民意的“沉浸式营销”,曾深深地伤害了月薪三千的我,使我发下了坚定到底,绝对不买它任何产品的誓言。
这个顶级汽车品牌就是劳斯莱斯(Rolls-Royce,以下简称RR)。
❶
有多少年少轻狂的朋友曾如下在一样,误入汽车论坛,赫然发现RR旗下最便宜的一款车型(古斯特)仅售:
473万元。
心虚的你可能有点不服气,一辆汽车凭啥卖那么贵?
直到你搜索后发现一个冷知识:RR车门内侧嵌入的那把雨伞,售价是10万元。
心情瞬间就平和淡定,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然而,就是这样霸气十足的劳斯莱斯,却在10月14日晚间,不得不正面回应邀请网红夫妇试驾引发的争议,称劳斯莱斯汽车大中华区:
认真对待这次事件,诚恳聆听大家的反馈,决定将该视频下线。
这意味着,劳斯莱斯一意孤行、罔顾车主与网友吐槽的“沉浸式营销”策略已彻底失败,悬崖勒马、改弦易辙将是唯一选择。
❷
事件的起因是9月24日,劳斯莱斯微博发布了一则包含网红夫妇(即林翰、晚晚,后者真名雷宛萤)的试驾视频。
据全程参与该营销事件的吃瓜网友描绘,发布当天,这条微博的留言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光是留言数就超过1万条,其中绝大部分评论都是质疑与批评“网红夫妇代言”的。
虽然劳斯莱斯解释,“晚晚林瀚夫妻并非劳斯莱斯汽车的代言人,而仅仅是参加了一次邀请试驾活动”。但网友(尤其是车主)反对这次“牵手”的理由却很充分:
(一)关于格调
最先被质疑的是,网红试驾是否拉低了客户群体的格调?
其实,晚晚之前就已经担任Dior品牌大使一年多了。虽然当时也有异议,但抵制声也没这么大呀?
原来,这对网红夫妇近年来遭到不断深趴,原有的时尚人设已经坍塌,反而成为“打肿脸充胖子”,“作假卖弄艺术上流人士”的代表。
当事人林翰,号称是横跨政、商、文三界的、背景很深的新锐收藏家。但就是这么个一身艺术细胞的成功人士,在热恋时候写下了著名诗作:
晚晚,你是我的奶奶。
从此,他的夫人就获得一个昵称:晚奶。
而女主晚晚,自然也不是寻常人。她老人家是著名的“豆瓣三女神”之一,时尚、文艺、炫富都是行家,江湖人送外号“网红圈邓文迪”。
且不提她以多起感情事件改变自身命运的事实,这位“知性女性”曾在猞猁养殖场拍照展示与小动物的深厚情谊,然后又大秀至少16件皮草。且留下自以为幽默的名言:
可爱的小动物,就是要穿到身上。
结果就连林业局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发文称:
提示社会公众人物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
加之,这对夫妇屡次因为借奢侈品炫富、租房炫富、买假货炫富……而成为大众笑柄,这日子过得有点小艰辛。
但劳斯莱斯却在此时对其伸出橄榄枝,自然就引发出一个疑问:
你们在做决策之前,就没有背景调查这道程序的吗?
(二)关于职业操守
劳斯莱斯的微博发布后仅仅40多分钟,就有某车主怒怼网红夫妇出镜,还晒出了戴着限量版名表开RR的照片。
而这块价值约500万元(人民币)的手表,直接引来了当事人林翰的激烈反击:
从个人角度,林翰的恼怒是能够理解的。这不但事关个人感受与自尊,更是新钱(New Money)对旧钱(Old Money)的自发内心诉求。
纵观历史,赢得普法战争后的德国容克大地主、“一战”前成为最大工业产品输出商的美国资本家、上世纪八十年挥舞着支票“买下美国”的日本财团,以及十年前“壕无人性”的中东狗大户……都是这种朴素心态。
但是在商言商,林翰公然怒怼车主是很不合适的。这已不是站着还是跪着挣钱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撕裂客户对劳斯莱斯品牌的认同。这对于小众而高端的豪车品牌而言,绝对是噩耗。而一旁看热闹的宾利、迈巴赫们纷纷露出神秘的姨母笑。
毕竟,买得起豪车的富人当中,受虐狂并非主流。
当然,林翰的行为也可能是为了展示其个性人设而有意为之,甚至于可能借此“铮铮铁骨”而吸粉,进而挽回潜在损失。但这反而落下了“没有职业操守”的口实。
所以,事件中最受伤的,恐怕是劳斯莱斯了——精心搞的营销策划不但没有“双赢”,反而遭遇了“双输”的局面:
输钱又输人,还连输两次!
(三)关于代言人的劣迹
但随着隐藏在吃瓜群众中的福尔摩斯们纷纷出手,林翰夫妇的最大问题浮出水面:两人不但多次因言论失当被各方点名,而且在处理其名下公司发生的坠亡事件中态度消极。
据悉,今年3月,林翰夫妇的某美术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网友第一时间要求晚晚对此进行说明。
然而直到4天后,一份《情况说明》才姗姗来迟。林翰夫妇暗示,事故系工人违规施工所致。
这一推卸责任嫌疑的说法引发热议。而事后该公司被被判处行政处罚,并处罚金额34万元。
有网友留言道:“背人命的失信人员,贵品牌也敢请?”
所以,当拥有6台劳斯莱斯豪车的王思聪也下场讨伐时,这个故事达到了最佳喜剧效果。他的评论就轻飘飘一句话:
感觉很LOW,以后不会买了。
呃,不愧是曾经的“国民老公”,行走的流量包:
网红由他红,我撕我的葱。
❸
(一)品牌维护
其实,劳斯莱斯是很注重品牌维护的,对营销事件的处理也非常及时而专业。
2020年拼多多携与苹果、特斯拉营销拉锯战的余威,试图接洽劳斯莱斯进行新一轮营销“搞事”,但不出意外地被拒绝了。
然而,2020年12月,拼多多上一家叫做“托X汽车”的店铺上架了劳斯莱斯豪车“幻影EWB”。原价1068万的豪车现金直降122万元,从而引来了10万人的拼车愿望。
大光其火的RR发布紧急申明:
(公司)目前唯一承认的官方购车渠道为线下4S店,没有与拼多多方面有任何购车渠道合作。
而众所周知,劳斯莱斯的4S店就像那传说中的女鬼:
每个人都听说过它,但没有人见过。
其实这样说有点冤枉,劳斯莱斯还是有极其稀少的4S店的,例如在“魔都”上海,劳斯莱斯一共有两家4S店(分别位于卢湾区湖滨路和浦东新区即墨路)。
对应的是,在2020年,RR在全球的总销量为3576台。
RR认为,不排除有经销商和该店铺有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托X汽车”很可能是拿着购车款去RR的4S店买车,然后转手卖给拼多多卖家。
至于其中的价差?嗨,互联网思维懂不懂啊?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还掏不出一百万上个热搜打个广告吗?
讲究调性的品牌,如同躲避瘟疫一样,对拼多多敬谢不敏。而RR和平台商的官司,在一番拉锯后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偃旗息鼓。但结果是:
目前,拼多多上已经没有RR整车售卖商品。
(二)市场策略的转变
所以,一个新的疑问浮现出来了:为什么仅仅半年之后,劳斯莱斯就性情大变,走出了看似昏招的网红营销臭棋呢?
这其实是基于新市场环境下的正常营销策略变更。
自从劳斯莱斯被宝马兼并后,公司的品牌定位与营销策略就一直在谨慎调整当中,品牌推广人群也由政要(例如皇室)向社会人士(例如商人、明星)转变。
2019年,RR的销量达到了5152辆,是1906年创立以来的最高销售记录(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5%)。
但之后一年,RR的销量却大跌26.4%(3576辆)。
RR斥巨资所做的一项市场调查表明,销量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性饱和”。
也就是说,经过宝马集团多年营销宣传的深耕,愿意买、买得起、却还没买劳斯莱斯的富一代已经不多了。2019年极可能是传统市场策略下的销售顶峰。
因此,劳斯莱斯需要瞄准的是富二代,在品牌导向上更倾向于年轻化。而报告中的一项数据也表明,RR车主的平均年龄,已经由2015年的47岁下降到2020年的39岁。
另外,劳斯莱斯也在加速其电动化布局,公司计划于2030年实现所有在售车型电动化。目前,公司的首款电动车型“闪灵”(Spectre)已经开始路试,首批车型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
而电动车的主要购置者,显然是好奇心更旺盛的年轻人。
这就很容易理解劳斯莱斯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龙的公开表态:
劳斯莱斯致力于面向年轻化的企业家,我们要把老一代企业家与企业家二代群体区分开来。
因此,找个网红来代言RR,这并不是脑抽的行为,而是符合公司最新市场化策略。
说起来,劳斯莱斯去年还和QQ飞车联合搞过线上活动,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呢——效果据说还不错,吸引了1.6亿人关注。
只不过这回,正确的路线遭遇了错误的执行,千挑万选选了个这样的代言人……
❹
综上,劳斯莱斯此次营销翻车事件,更像是顶层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执行层的“歪嘴和尚”活生生地“把经给念歪了”。
此事可大可小,没必要上纲上线。更不要杞人忧天地认为:RR要放下身段走低端路线,放弃车主对劳斯莱斯的品牌认同,以及对RR车主群体的身份认同。
当然,劳斯莱斯的年轻化战略其实与大多数人无关——例如我还是买不起。
这个结论过于消极,反过来想应该是这样的:
尽管我怀揣一张10万元的劳斯莱斯购车券,但它依然俘获不了我的芳心~~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改变自己,方可改变中国!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