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4007(错综复杂的爱情 你们让日系五毛德系喷子怎么活?)
我妹夫开的是五代速腾,曾经也是一个忠实的德系忠粉,在我按照零件出产商分析了这款车后,他成功的被我塑造成了一个日系车粉。这件事情和今天要聊的主题之间的关系是,如果你不对一款车深入了解的话,你也只能从它的厂商LOGO那里知道它的出产商,就像苹果手机,如果你只是个使用者,你又怎么会知道它出自富士康呢?
马自达嫁入豪门丰田先来看看丰田即将推出的全新混合动力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和雷凌,两款车的动力相同,均是采用了全新的2NR-FKE 1.5L自然进气发动机与丰田电动驱动系统组合而来的混合动力系统,内燃机就是由丰田汽车与马自达汽车共同研发的产物,其集合了丰田与马自达之长,大幅度增加热效率,经日本JC08油耗测试显示,卡罗拉的成绩为23.4km/L。(每升汽油可以行驶23.4km)
下一步,丰田将会推出更多排量的动力系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马自达未来车型动力系统的样子,本着“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的市场规律,双方合作多半是互惠互利的。以丰田为例,为了达到50%的热效率,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所造就的超高压缩比是丰田人急于所需;而马自达也因此换来了垂涎已久的丰田FCV燃料电池技术。
丰田与宝马的互惠婚姻
时间和金钱成本,这是无法绕过的障碍,所以对各大资本家来说,用自己的尖端技术和丰田汽车交换混合动力技术,这成为了目前最划算的办法。比如宝马,2013年与丰田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展开四项开发:1、作为燃料电池车基础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2、跑车;3、车身轻量化技术;4、在性能方面超过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的蓄电池。
丰田将向宝马提供量产前的技术,将竞争对手拉入自已的阵营。这是丰田不再自恃自己有技术优势,而是着眼于未来霸权的深谋远虑的一招。宝马是以高档车为主力的欧洲厂商,而丰田则涉包括至普通车型在内的全系车型,在亚洲颇有市场,这也是丰田汽车最需要的一点,一方面是宝马汽车一直以来的性能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欧洲市场更青睐的柴油动力系统,借此开道欧洲并打开丰田欧洲的市场。
英菲尼迪倒插门奔驰
上面聊了让视德系车为神的人无法接受的宝马与丰田联姻,下面的奔驰与英菲尼迪,在目前情况来看,是纯纯粹粹的“倒插门”式的拿来式合作,比如搭载了奔驰M274 2.0T发动机,并与全新C级共平台的全新Q50,以及于今年日内瓦车展上首发的英菲尼迪QX30,用的就是奔驰GLA的平台,而这也是英菲尼迪与奔驰之间深入合作的新号发布。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未来奔驰与英菲尼迪之间的合作将不仅仅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这么简单,下一步还将合作研发后驱的MRA平台,也就是将兼顾奔驰C、GLC,以及英菲尼迪Q50和QX50车型级别的平台。不过按照目前流行的模块化理念,它应该还会向更高级别拓展,以符合英菲尼迪总裁“我们着眼于打造一款具备灵活性的大型车平台,能够衍生包括SUV在内的后驱或四驱产品”的说法。
PSA与宝马
可能目前最成功的就是PSA集团与宝马合作开发的N13/THP发动机了,两款同根同源却又不相同的发动机开发计划于2002年启动,其背后的合作思想很现实:宝擅长配气工作的马汽车缺少高效的四缸小排量发动机,而PSA则希望借宝马之名的同时,填补自己在缸内直喷增压发动机的空白,所以合作一拍结合。不过这个合作成果,因为宝马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所以它淡出宝马家族的阵营,从目前两家车企各自的动力总成发展来看,双方在汽油机动力总成上的合作已经分道扬镳了。
奔驰与比亚迪
2010年5月27日,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与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正式签署合资协议,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全新的电动汽车。也就是这一两年比较有名的腾势电动车,加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腾势给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王传福曾说,两方合作有很直接的互补性,各有优势。其实现在看来,奔驰的品牌形象,以及制造工艺是比亚迪最稀缺的技术;而比亚迪在电池研发、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却也是奔驰在现阶段最急于得到的东西。
PSA与三菱
这可能是最失败的合作案例,是否还记得几年前PSA低调推出的标致4008和雪铁龙C4 Aircross两款SUV车型?PAS没有SUV平台,急于开拓SUV市场的得到了日本三菱的SUV平台合作,随即在当年欧蓝德、劲炫等车的基础上,改成了后来的标致4007/4008和雪铁龙C-Crosser/C4 Aircross等车。但问题来了,两个都没有什么太强SUV经验的品牌的合作,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款车还没有闪亮就已经被淹没。现在PSA的感觉慢慢找到位以后,开始自己开发SUV产品,效果反而要比当时的合作成果好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