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文章正文

7惠(乡村振兴在南京7 |“惠民生”与“强产业”并进,浦口王村村昂然迈步振兴路)

科技 2024年02月15日 04:09 1.1K+ 忠炅



金黄的行道树、碧绿的油菜田、白墙黑瓦的村舍、平整开阔的道路……地处苏皖交界、一片平原之上的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村,秋冬时节风景令人心旷神怡。殊不知,一年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道路硬化亮化不足,尤其雨雪天气,村里泥泞异常,老人孩子出行都是问题。


油菜田边,第一书记洪广勇(左)向记者分享王村村的发展前景


去年底,南京市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四级调研员洪广勇来到王村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从提升村民幸福感着手,把改善村居环境作为突破口,和村“两委”一同,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一系列工作,让王村人实实在在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实习生 杨帆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文 陈金刚 张思伟 戴哲涵/视频


让村里人体会美好生活的滋味


过去的王村村只有砂石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今年,随着18个村民小组环境整治提升实现全覆盖,村民们欣喜地发现,村里铺上了平整宽阔的柏油路、家家户户外立面整洁如新……每个村民小组新增了绿植绿化、公共健身设施,公共厕所也进行了改造提升的同时,还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后,实现了达标排放,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顽疾。


环境提升后的王村村焕发乡村新面貌


环境提升后的王村村焕发乡村新面貌


“在街道和村里持续投入和努力下,现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村民们有获得感,我就感觉这个‘第一书记’干得很有价值。”洪广勇说。


为了让村里人生活更美好,王村村做好一“小”、一“老”两篇“文章”。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儿童关爱之家”,已经成为知名的民生服务品牌:在“4点半课堂”,志愿者老师辅导下午早早放学的孩子们做作业、做活动,这里还有音乐舞蹈室、阅读室、可学习体验本地非遗项目“石桥门笺”的手工室,为村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带来了丰富的选择。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也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村里的老人中午在这里吃饭,每顿只要2元。


在村里的“儿童关爱之家”,志愿者老师辅导放学早的孩子们做功课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优质农产品


王村村地处平原地带,以传统农业为主,洪广勇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选择向特色产业“挖潜力”,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梳理还不知道,这里的优质农产品真不少:脆梨、芡实(鸡头果)、板鸭、西瓜、甜瓜、青虾、龙虾、手工挂面、草莓、葡萄,这10种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覆盖四季,看点和卖点贯穿一整年。”洪广勇说。


到村任职后,洪广勇对村里的优质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应纳尽纳“抱团”打造品牌,并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商标包装、统一销售,配套建设冷库等。村里原先销售单一产品的“合作社”也升级为“综合社”。年初疫情影响下,他还主动担任“推销员”,通过组织团购等方式,开辟多个销售渠道和模式,村里的优质农产品也以“王村芋山”为统一品牌,走上南京市民的餐桌和企业单位的食堂。


“我养殖的麻鸭、黑鸭制作成‘王村芋山板鸭’,都不愁销,还在考虑进一步扩大规模。”村里的板鸭大户聂世民说。据统计,今年以来,综合社已经帮助村养殖种植户销售900多只鸭子、2000多斤青虾、近百斤茶叶……销售额近30万元。


“王村农产品多,但是规模都不大,因此需要打造统一品牌,形成品牌溢价。在‘头雁’的带动下,农户们看到综合社的产品不愁销路,都会加入进来,从而带动更多家庭增收致富。”洪广勇说。


成群的黑鸭在水中嬉戏。王村芋山板鸭,是王村村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


初冬乍寒却又生机勃勃


“你看,到了冬天这里还是绿意盎然,”洪广勇指着眼前一片油菜田说,“我们种植了由南农大专家团队推荐的功能性油菜,改良80亩复垦土地,提升地力,1到2年这片土地又能用于蔬菜种植了,让这处闲置的资源物尽其用。”他介绍,村里一共有1200亩油菜,明年4月再来看会非常壮观、漂亮,会成为南京近郊踏青游的一大看点。


目前,王村村还纳入了星甸街道与相邻安徽5个街镇的“毗邻党建”合作框架中。该项目将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红心工程、产业联盟、山河护绿、联情田园等多个项目,实现区域的融合发展。


“随着民生软硬件服务的逐步完善和特色产业的渐渐壮大,王村村的未来将会更好!”这是采访中,洪广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向记者坦言,驻村的这一年,防疫、防汛、下大棚、跑销路……希望用一点一滴的汗水和脚印,见证这个昔日的薄弱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校对 丁皓宇


编辑 : 陶善工


中盟盛世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中盟盛世科技网:沪ICP备20230248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