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文章正文

c919为啥不吹了(中国C919获成功,日本MRJ客机却下马,你们吹的匠心精神不灵了?)

常识 2024年02月04日 08:17 329 国明

随着前不久国产C-919干线客机实现商业飞行,不少国内网友在“吃瓜”的同时,还不忘趁机“羞辱”了一把日本。原因很简单,就在C-919商业首飞的3个月前,日本曾在民航领域雄心勃勃的国产MRJ支线客机被迫下马,原型机还被送到美国彻底砸烂。想当年,主导该项目的日本三菱公司曾狂妄地宣称,“只要MRJ客机项目存在,就能让中国的C-919一架都卖不出去”,如今的结果可谓是给了三菱公司乃至整个日本一记响亮的耳光。


国产C-919干线客机


好吧,一些带有“媚日”情结的国人恐怕很难理解这一点:明明C-919和MRJ都是有大量欧美厂商参与并提供零部件的产品,凭什么充满了“匠心精神”的日本却连小小的支线客机项目都失败了?还让中国的C-919干线客机实现了“弯道超车”?对于这些人,一个最简单明了的回答就是:没办法,这就是世界级大国和普通国家的实力鸿沟


在美国被销毁的MRJ支线客机


我们知道,总有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喜欢死抱着那句阴阳怪气的话不撒手,即“C-919根本算不上什么国产飞机,中国只是造了个飞机壳子,然后把各国零部件组装到一起”。然而对于一款飞机来说,优秀的总体集成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正是其最核心的知识产权所在,也是研制航空器时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可以说,集成设计能力的高低,恰恰是一个国家制造业领域统筹水平高低的体现。


日本人更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


以日本来看,作为一个缺乏资源匮乏且工业体系并不完整的国家,其所谓的“匠心精神”其实并不表现在某一完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身上,而是善于对一些子系统、零部件和配套设备的精益求精,即“螺蛳壳里做道场”。真到了让日本人搞总体集成设计时,这反而会是他们的短板。


不成功的YS-11客机


就以主导MRJ客机项目开发的日本三菱重工来说,该公司在二战期间是研制军用螺旋桨飞机出身的。在战后和平时期,其曾试图以发展军用飞机的工程思维硬套到民用客机方面,搞出所谓的“日本国产客机”,却没想到民用客机的很多性能标准和军机截然不同,且复杂性并不亚于正儿八经的战斗机。结果就是三菱出品的YS-11客机根本算不上是一款成功的产品,产量只有区区180余架,更有26架因事故而损毁,共造成254人死亡,创下了高达14.2%的全毁率。放在世界范围来看,14.2%也是极高的水平了,足见YS-11的质量是何等的不过关……


日本MRJ支线客机


到了MRJ客机这里,三菱显然还是没有吸取到足够的教训。虽然在各类子系统上做到了“精益求精”,但如何将它们有机整合到一起,日本人表现出的仍是一团乱麻,甚至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部分系统和零部件的规格不符合美国航空市场的标准,这就使得其最初计划的“杀入美国航空市场”的目标“死在了起跑线上”。连小小的支线客机都玩不明白,恐怕日本在未来很多年内,都不可能造出类似中国C-919这样的干线客机


C-919大飞机生产线


还是那句话,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民用大飞机乃是不折不扣的“大国玩具”。一个工业体系完整的大国,自然不会缺少整体集成领域的科研功底和技术积累,尤其会有眼光视角足够高的技术团队,来完成相关的集成工作。相比之下,日本的“匠人精神”或许能在某一工业细分领域做到奇技淫巧、鬼斧神工,但在维度更高的领域中,其仍不足以与中国这种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相媲美。这就是为何中国的C-919能一飞冲天,日本的MRJ却只能被砸毁的原因所在。


中盟盛世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中盟盛世科技网:沪ICP备20230248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