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文章正文

木炭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因遭遇封锁而发明的木炭汽车,至今还在用)

科技 2024年01月24日 16:08 951 伯扬

#头条创作挑战赛#缺少汽油不用怕,上海人民以其杰出的智慧发明了木炭汽车,这种车直到今天朝鲜还在使用。


在央视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中,导演高希希以极其细腻的拍摄手法和完美的镜头,近乎真实的展现了1949年上海解放后遭遇天灾和国民党封锁的全过程。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了当年以陈毅纪南音为主导的上海市人民所面临的困难和经受的挫折。


在这段剧情中,我们看到刚刚解放的上海不但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台风袭击,而且此时还处在国民党对上海的封锁期和轰炸期。


天灾再加上人祸,使得刚刚解放的上海依旧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上海市的人民也再一次经历着水深火热。


为此,陈毅市长在灾民面前亲自道歉,承认对于这样的凄惨状况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救灾举措,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而且陈毅市长的夫人在这次灾难中也是亲赴受灾现场,为灾民们送医治疗和发放食物。


不得不说这段剧情拍摄的非常真实,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历史状况跟电视剧的情节相比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国民党撤出上海后,于1949年6月23日起开始对上海进行封锁,主要封锁手段就是在长江口以及周边海域派出军舰,拦截开往上海港的英美籍货轮,同时还派出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不定时的轰炸。


要说这帮国民党也真是凶残,他们派往长江口执行任务的海军那可真是六亲不认,不管是英国船还是美国船,只要敢闯封锁线,就立即会被攻击。


一艘美国船不信那个邪,仗着自己的美国身份,船上装的又是日用品,强行闯关,结果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武力打击,虽然这艘美国货船最终勉强驶进了上海港,但是船体也是被国军军舰打得几乎报废。


由于当时上海主要工业生产原料基本依赖进口,国民党的这一封锁就让上海经济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再加上国民党的飞机还不时地对上海市区进行轰炸,使得上海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而更祸不单行的是此时正值上海台风季,百年一遇的台风肆虐的袭击着上海,刚刚恢复平静的上海再一次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针对这样的危难情况,上海市政府紧急成立救灾委员会,迅速制定救灾措施,号召全市的各级机关单位、慈善机构加入到救灾中来,同时还增派警戒部队和公安前往灾区加强警戒,救助灾民的同时防止潜伏的敌特和地痞流氓趁火打劫。


为了有效的应对这些困难,使老百姓早日渡过难关,华东局和上海市政府面向全市发布公告书,号召市民开展全面的反封锁斗争。


为了让公告起到良好的效果,市政府带头开始进行节约能源的活动。


在各个党政机关的带头下,各行各业都行动了起来,节水节电,杜绝浪费。


上海警备司令部过去的电灯都是通宵不熄,自从实行节约后,由值班人员每晚督促检查,直到各科室养成自动熄灯的习惯为止。


公安局更是规定天气炎热时电风扇每天限用5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在这场节约运动中,很多厂矿机关的公务用车自动停驶,以节省汽油。


当时由于国民党飞机的频繁轰炸,再加上油料供应紧张,致使上海的发电厂在那段时间经常处于电力紧缺的状态。而当时上海最缺的就是油。


由于当时上海的燃油全部依赖进口,因此自从被封锁后,上海的储存油也是用一升少一升,为了缓解油料紧张的局面,只能用其他的替代能源,于是烧木炭的汽车就产生了。


这种汽车最早是由公交公司研制出来的,为了节省能源,公交公司改装了20辆木炭汽车投入到公交线路上试运营,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行驶速度与汽油车差别不大,而运营成本却比汽油车降低了60%。


只是这种炭煤两用车在使用上比较麻烦,需要定时清理煤渣,而且遇到上坡时常常会因为马力不够而水箱开锅。


这种炭煤公交车在当时的上海运营了一年左右,后来随着条件的好转而退出了市场,不过这种木炭车至今在我国的邻国朝鲜还能看得到,看来危难之际的发明还是很管用的呢。


END


中盟盛世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中盟盛世科技网:沪ICP备20230248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