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hama7(051期抑郁症研究简报|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精氨酸代谢产物的水平差异)
跟BrainNews 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众筹| 一年时间,100篇,我们一起总结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免费分享给所有人
第051期
1,甲状腺切除术后重度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基于韩国全国人口的研究
译者:Lenore
关键词: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全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功能减退;全国性队列研究
背景:由于对甲状腺癌的广泛筛查,韩国的甲状腺切除术数量在迅速增加。但是,很少有研究探查甲状腺切除术与重度抑郁症(MDD)之间的关联。本研究调查了甲状腺切除术与患MDD风险的关联。
结果:观察期间,在187,176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6,744例(8.9%)被诊断出患有MDD。其中,3837(22.9%)例进行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2,907(77.1%)例进行了全甲状腺切除术。结果发现,在甲状腺切除术前一年中MDD风险有所升高,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发生率比值(incidence rate ratios, IRR)为1.29([95%置信区间[CI] 1.18–1.41],p <0.0001),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IRR为1.27([95%CI 1.21-1.33],p <0.0001)。甲状腺全切除术后31–60天时间段内的IRR有所增长(IRR 1.81;[95%CI 1.59–2.06],p <0.0001),并在长达540天的时间内持续升高,而部分甲状腺切除术后的IRR在31–60天间增长(IRR 1.68;[95%CI 1.32–2.13],p <0.0001),但在270天后恢复到基线水平。与部分甲状腺切除术相比,癌症患者的全甲状腺切除术与MDD风险持续增加有关,此结果与无癌症患者的表现不同。
结论:甲状腺切除术后MDD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并可以持续一到两年。这项研究强调了在接受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的患者中进行相对长期定期精神评估的重要性。
按性别和年龄分层的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中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比。
参考文献:Choi, Kim, Fava, Mischoulon, Na, Kim, Shin, Chung, Jeon (2019) Increased morbidit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fter thyroidectomy: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outh Korea. Thyroid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DOI: dx.doi.org/10.1089/thy.2019.0091
2,以蛋白质组学为基础筛选与柴胡皂苷A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相关的靶蛋白
译者:Sheena
关键词:柴胡皂苷A; 抑郁症; 多巴胺;蛋白质组学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柴胡皂苷A(SA)是从柴胡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恶性细胞增殖,抗炎,抗氧化和肝保护作用。但是,很少有研究调查SA的抗抑郁作用和药理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SA的抗抑郁作用,并筛选由SA调控的慢性不可预测的轻度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中的靶蛋白。
结果表明,8周CUMS联合分离可成功产生抑郁样行为,并引起大鼠海马多巴胺(DA)降低,而4周SA给药可缓解CUMS大鼠的抑郁症状和DA含量上调 。不仅在对照组和CUMS组之间,而且在CUMS和SA处理组之间检测到15种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RT2)被CUMS下调,而被SA上调。这些发现表明,SA可能通过上调PRRT2的表达水平并增加海马中的DA含量来发挥抗抑郁作用。对这15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包括PRRT2)的鉴定,为SA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Guo J, Zhang F, Gao J, et al. Proteomics-based screening of the target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aikosaponin A. J Cell Mol Med. 2019;00:1–15.
3,焦虑抑郁症的症状严重程度与社交功能之间的神经认知介导作用
译者:He
关键词:焦虑抑郁;神经认知;社交功能
背景:重度抑郁症(MDD)与神经认知障碍和社交功能降低有关。然而,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认知和社交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认知在社交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神经认知和社交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214例MDD患者参与本研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MATRICS 共识认知行为(MCCB)和整体功能评估(GAF)。
结果: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为64.5%。与非焦虑组相比,焦虑组有更严重的症状。此外,在焦虑组中,社交功能与症状和神经认知多个方面相关,而在非焦虑组中,社交功能只与抑郁症状的一个方面相关(认知障碍)。此外,在焦虑组中,神经认知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社交功能存在介导作用。
局限性: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是使用了wufa阐明因果关系的横断面设计。
结论: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神经认知功能和社交功能呈负相关,神经认知与社交功能呈正相关。
介导分析:该图显示了症状严重程度对交功能的间接影响。缩写:R:延迟因子;PA:7个项目的HAMA精神焦虑量表;VSM:视觉学习和记忆;GAF:整体功能评估
参考文献:W. Liu et al. Mediating effect of neurocognition between severity of symptoms and social-occupational function in anxious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46 (2019) 667–673
4,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精氨酸代谢产物的水平差异
译者: Navy
关键词:抑郁症;应激;精氨酸代谢物;胍丁胺;腐胺;AMDA
L-精氨酸代谢途径在重度抑郁症(MD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胍丁胺和腐胺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这些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本研究试图确定MDD是否与精氨酸代谢产物水平的改变有关,以及这些代谢产物是否与抑郁症,焦虑症和应激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包括77位21至65岁的MD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最低得分为18分,另外还包含27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患者有身体不受控制的疾病,有异常的常规实验室检查,被诊断为其他精神病的或正接受其他精神药物治疗的被排除在外。健康对照人群是从社区招募而来的。评分工具包括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贝克抑郁和焦虑量表以及感知压力量表。在上午8:30到11:00之间禁食,并抽取血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血浆精氨酸代谢产物的水平。
结果发现,在MDD患者中,ADMA(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和腐胺的含量显著降低,而SDMA(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胍丁胺和鸟氨酸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抑郁,焦虑和应激严重程度与ADMA和腐胺呈负相关(p˂0.05)。应激与瓜氨酸,NOHA(N-ω-羟基-去甲-1-精氨酸),SDMA,胍丁胺和鸟氨酸呈正相关(p˂0.05)。较低的腐胺水平可预测抑郁症(p = 0.039)和患抑郁症的严重程度(p = 0.003)。低水平的ADMA也可以预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精氨酸代谢途径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相关,并且腐胺可能是预测MDD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精氨酸代谢通路
参考文献:Arisoy Ozden, et al., Altered plasma levels of arginine metabolites in depression,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20 (2020) 21–28.
5,β-石竹烯对于束缚性应激引起抑郁症的类抗抑郁效果研究
译者:Kagami
关键词:大麻素2型受体;抑郁症;束缚性应激;β-石竹烯
慢性压力通过改变组织中的神经营养环境及神经炎症环境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通过与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结合,从而调控与压力有关的认知及情感的反应。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 BCP)是大麻素CB2受体的激动剂,并且具有抗炎症及镇痛效果,但是其对于精神活动的影响效果还并不清楚。为了测试β-石竹烯是否能够展现出类似抗抑郁的效果,实验动物首先在慢性束缚性压力下应激28天,在此期间每天一次地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β-石竹烯(25, 50, 100 mg/kg)。之后再对绝望相关的行为,海马区域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以及大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β-石竹烯对长期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通过在脂多糖刺激及低频率刺激下测试场电位(field potentials)进行评估。
在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腹腔注射β-石竹烯使得慢性压力引发的绝望行为减少。另外,β-石竹烯注射后小鼠海马区域与压力相关的COX-2, BDNF, 以及CB2受体的表达量与未注射小鼠相比,均出现显著性改变。在培养的小鼠海马脑片中,β-石竹烯降低了由脂多糖引起的长期性抑郁强度。
总体来说,β-石竹烯缓解了与慢性压力相关的行为,并改变了与慢性压力关联的蛋白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β-石竹烯对于抑郁以及压力相关精神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束缚应激下β-石竹烯对于海马区BDNF/COX-2/CB2的影响
参考文献: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of β-caryophyllene on restraint plus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Hwang ES, Kim HB, ..., Park JH. Behav Brain Res. DOI: 10.1016/j.bbr.2019.112439
6,重度抑郁症患者皮质醇水平和认知特征:当前抑郁症患者和以前抑郁症患者的比较
译者:UTCS
关键词:重度抑郁; 皮质醇;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 HPA轴
在轻中度抑郁症门诊患者中,抑郁症状和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以及抑郁和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牢固。此外,皮质醇水平升高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对目前患有抑郁(n=37)、先前曾患抑郁(n=81)和从未患过抑郁的对照组(n=50)被试,进行了一系列神经心理学评估。
唾液皮质醇在早上和晚上进行测定。当前患有抑郁症的被试没有进行住院治疗,其症状主要在轻度到中度范围内。其夜间唾液皮质醇升高(而不是早晨皮质醇升高)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先前患有抑郁的被试组和从未患过抑郁的对照组被试的皮质醇水平差异不显著。组间的认知特征差异显著,与从未患过抑郁的对照组被试相比,当前患有抑郁的被试组在与工作记忆相关的任务上表现得较差。当前患有以及之前患过抑郁的被试,在注意任务上表现得都比较差。
研究结果表明,患有轻度至中度抑郁的门诊患者表现出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以及有限的轻度认知障碍。此外,这种轻度注意障碍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可能持续存在,这表明轻度注意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特征标志。本研究并未发现皮质醇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六个神经心理学成分的因子负荷,基于斜旋转主成分分析。
从未患过抑郁(ND)、先前患过抑郁(PD)和当前患有抑郁(CD)组被试的认知指数得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参考文献:Høifødt R S, Waterloo K, Wang C E A, et al. Cortisol levels and cognitive profile in major depression: A comparison of currently and previously depressed patients[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9, 99: 57-65.
校审/排版:Simon/小时(brainnews编辑部)
前文阅读
1,050期抑研报|中国人群中,性别特异性COMT单倍型导致抑郁症的风险
2,049期抑研报|中国重度抑郁症患者非典型抑郁症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