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文章正文

偏爱半年(7月份理财收益可能小幅回落)

常识 2024年01月01日 03:55 407 朕赫

今年上半年,持续走高的收益率催热了理财市场,理财渐有“抢”存款“风头”之势。不仅市民们纷纷把存款“搬家”进行投资,对资金更为审慎的企业们也比以往更爱理财,上市公司也不能“免俗”。与个人相比,企业理财更偏爱期限短、风险低的产品。时至下半年,虽然7月第一周多家银行利率微幅下调,但专家预测,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资金偏紧将成为中长期趋势,银行理财长期收益走势仍然看涨。


上半年存款常“搬家”,一些理财收益率接近6%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在新吴区某园区上班的杨女士卡上的钱已经“搬”了好几回“家”。春节前夕,杨女士担心节内用钱取不出,把闲钱从余额宝转回了工资卡。元宵节后,原打算把卡上剩余的资金原路转回,却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不少让她“心动”的消息。她的几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纷纷转发自家单位的理财产品,好似比赛一样一家比一家收益高,她索性多办了几家的银行卡“伺机而动”。


由于当时预感利率还会涨,她甚至把原来准备买车的钱也拿出来,挑了不同银行的几只1-3个月的短期产品分批次投入,“一期结束就转投,哪里收益高就转去哪里。”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涨”声一片。从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非保本固守型理财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从普遍4%,涨到接近4.5%,再到4.5%以上,只用了半年时间。其中,受银行年中考核的压力影响,6月涨幅最大,5%的预期收益率已经成为多家银行吸引客户的最好噱头,针对新客户的特供理财产品也频繁曝出收益率“新高”。


收益率持续走高,自然带“火”了理财市场。一些热门理财产品,甚至出现了“分分钟”被买光的情形,杨女士直言,数月前看到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私行产品,收益率接近6%,由于自己资金量不够准备找同事一起买,结果钱还没凑齐,产品就已经被“抢”光。


从一季度全市数据来看,由于理财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差逐步拉大,分流了部分存款。全市银行机构代理代销产品合计3985亿元,同比增加1345亿元,而同期企业定期存款同比少增254.6亿元。


上市公司同样爱理财,偏爱国有大行产品


相比于个人小额投资,企业们购买理财的行为备受关注。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已有745家上市公司投入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涉及的总金额约为4468.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已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实现“钱生钱”的重要手段。


记者翻阅近期公告发现,7月以来的短短10多天中,已有2家无锡上市企业发布了“继续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进展”的公告。一家新材料公司的近期公告显示,该公司过去12个月已购买6次理财产品,其中3次为保本理财产品,另3次为结构性存款,期限多为1-3个月的短期产品,金额为5000-7000万不等。理由是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过,从wind资讯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单个公司投资金额排行榜前20里没有无锡上市企业。


上市公司最爱什么样的理财?总结起来就是,“保本型”、投资期限短、更偏爱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此前,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上市公司买理财最青睐的银行依次是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工商银行。1个月到3个月认购额占比高达46.46%,而一年以上占比仅3.2%。


这与个人理财市场不同。虽然个人理财同样偏爱半年以下的理财产品,但购买金额要数3-6个月产品的占比更大。此外,随着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认识的加深,“保本”也不再成为大多数人的执念。“因为企业理财并不是首要目的,只是希望利用闲置资金进行财务优化,更注重安全性、流动性。”近日,一家锡山区的民营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此外,有网友提出疑问,上市公司有钱买理财产品,为什么不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业内人士表示,“‘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出于资产配置的考虑。投资多个不相关的资产,可以在保证收益的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对于针对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理财一事,市场的观点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实体经济疲弱,并不适合盲目扩张,上市公司通过理财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可厚非。也有其他人士认为,这完全背离了投资者为上市公司募资的本意,原本投资者是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干好自己的主业,资金效率最大化,如果是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者自己买就行了,何必要通过上市公司买。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即使上市公司要购买理财产品,期限也不宜过长,以免错失发展时机。


攒住钱,到过年,还有一波行情


与上半年的欢腾景象相比,7月的理财市场出现了些微调整。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85家银行共发行1846款银行理财产品。从主体来看,上周国有银行的产品发行量较上期明显减少,占比下滑3.63%。相比之下,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迅速“补位”,股份行和城商行产品发行量微增。


收益方面,跨入下半年,季节性压力明显释放。数据显示,上周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8%,较6月最后一周的4.66%,下降0.08个百分点。


“此前处于年中节点,流动性紧张,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季节性上涨,过了年中这个关口之后,银行短期资金压力将会明显减轻。”有专家推测,7月银行理财收益有可能会小幅回落。“在非保本型理财收益还未出现大幅下调的档口,投资者应抓住高收益的尾巴。”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会有所缓解,接下来理财收益率下行调整在所难免。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导向不变,市场资金流动性不会再回到过去三年持续宽松的阶段,银行理财长期收益走势仍然看涨。此外,对于个人下半年理财,有业内人士建议,考虑到半年后的春节集中性开支,投资的时限不宜过长。


中盟盛世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中盟盛世科技网:沪ICP备2023024865号-1